宛蓉長期一直關注基層勞工職場安全,市議會4日進行社政部門質詢時,以勞動部要喚起國人職場安全及健康權益的重視與關懷,要求市府勞工局除了推動職場防災及減災作為外,應該要推展勞工健康照護服務,強化勞工健康風險評估及持續推動職場健康活動,促進員工身心健康及工作生活平衡。
宛蓉要求勞工局提出如何落實勞工健康照護?如何推動服務強化勞工身心健康工作生活平衡?能夠提出具體的政策,以保障勞工最基本的權益。
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,2021年人口數相較於2019年減少7萬7,498人,出生人數比死亡人數少的黃金交叉,因應高齡化來臨,宛蓉認為瑞士「時間銀行」值得仿效。
瑞士的時間銀行於2012年由政府推動,用非金錢時間交換服務,這種互惠為本觀念是透過服務給予與接受,促成助人的循環。
簡單言之,是以年滿60歲以上者為對象,對高齡者提供以居家生活起居的服務,其目的在延長長者於社區自主生活,同時減輕政府正式照顧體系及財政支出壓力。
服務項目諸如:陪伴聊天.陪伴參與休閒娛樂.油漆粉刷.園藝整理.信件處理…
衛福部於109年有試辦時間銀行培力計畫,每案每年最高補助150萬元,高雄市方面,輔英科大在大寮有首創高雄市第一家時間銀行,竹西里路中廟也有時間銀行,用服務時間換點數,用點數換東西,達到社區互動的目的。
新北市在102年就已成立佈老時間銀行,做法是志工服務時數可以累積兌換服務或捐贈,目前已有1,116名志工持續服務佈老志工,2378位年長者接受服務,服務總時數21萬6502小時。
宛蓉質詢時要求高雄市社會局借鏡瑞士經驗, 研議成立『時間銀行基金會』可行性?招募志工參加受訓,投入社區弱勢長者日常生活所需協助之服務。